frankshx 
炼金术师
级别: 强的不是人

[3071]

精华:
0
发帖: 8490
威望: 121 点
银纸: 404 蚊
贡献值: 0 点
福气: 88 点
在线时间:887(小时)
注册时间:2007-11-03
最后登录:2025-10-25
|
台媒曝光:大陆高铁技术突然领先世界的秘密
0
要想知道高速铁路怎么回事,只需在北京与天津之间往返体验一下就知道了。 你可以先在北京站坐上北京至松原的2589次普通快车,这趟车是11时36分发车,到达天津是13时27分,耗时1小时51分。 13时50分再乘京津城际高铁C2042次列车返回,30分钟后就到达北京南站。81分钟的时差,2百多公里的速度差,让一个普通人对高铁有一个最直观的感性认识。 \X&]FZ(* KwS`3 6: &k1/Z*/ fD'/#sA#' 用自己的方式「跑」起来 @4;&hP2Z: @gNpJB]V 这样一个速度差和时间差,要用多少年才能补上?对此,中国人和外国人的看法并不相同。 5v"Y\k+1 YU&4yk lE 2004年,在中国大陆引进高速列车技术时,日本川崎重工总裁大桥忠晴曾这样耐心劝告中方技术人员:不要操之过急,先用8年时间掌握时速2百公里 的技术,再用8年时间掌握时速350公里的技术。在大桥忠晴看来,这已经够快了。毕竟,新干线从时速210公里提升至3百公里,日本人用了近30年的时 间。但是,中国人可等不起!从车辆到线路,再到通信信号技术,一边引进消化吸收一边自主创新,中国人用自己的方式「跑」了起来。 aiYo8+{!# $4=Ne3y [page]2004年至2005年,中国南车青岛四方、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和唐车公司先后从加拿大庞巴迪、日本川崎重工、法国阿尔斯通和德国西门子引进技 术,联合设计生产高速动车组。动车组是尖端技术的高度集成,涉及动车组总成、车体、转向架、牵引变压器、牵引变流器等9大关键技术以及10项配套技术,涉 及5万个零部件,短时间内消化吸收如此纷繁复杂的技术,谈何容易! sp|q((z{ +9RJ%i&Ec 每一个看似不起眼的部件,每一项细微的技术,都凝聚着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艰辛与付出。 4<u;a46Z#M l$F_"o?&S@ 动车组的乘客大多不会注意,两节车厢连接处外端有一对长条橡胶风挡,看上去没有多少技术含量。在2005年双方联合设计时间,一些外方技术人员为这个跟我们捉起了「迷藏」: |V lMmaz 8=:A/47=J 「请问,这个橡胶长条是干什么用的?」 AWO0NWTB !~WZ_z 「哦,没什么大用,只是为防止乘客从站台上掉下来。」 lqF>=15 ~L~]QN\3 然而,这一轻描淡写的解释却令青岛四方公司的技术人员疑云丛生。 */nuv
k @8|Gh]\P 「不会这么简单吧?风挡的橡胶标准要求这么高,难道只为防止乘客从站台上掉下?」 D -6 d>&\V)E 「哦,这个……应该还可以减少空气阻力吧。」 -TgUyv. j~epbl)pC 对这个支支吾吾的回答,青岛四方技术人员还是将信将疑。2006年初,第一批原型车进厂后,青岛四方的技术人员通过试验分析,发现这对风挡竟然有替代转向架防止列车侧滚的功能。 f3!n$lj m$?.Yig? 「不管什么部件,什么技术,都要打破砂锅问到底,才能把先进的技术学到手。」青岛四方设计主审邓小军说。 R;r|cep kfXS_\@iW1 向速度极限挑战 )!i!3 qYiv 3年磨砺,一朝惊艳——140对、时速200公里以上的国产动车组,在2007年4月18日,全国铁路第6次大提速时首次闪亮登场。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——「和谐号」。中国大陆,从此有了属于自己的高速列车。 N r<9u$d9= z=qWJQ 郑德润,一位在英国旅居多年的老华侨,在互联网上得知这个消息后十分振奋。2007年6月,思乡情浓的他,从伦敦飞回北京,登上开往河南郑州的 D133次动车组,专程体验「和谐号」。「我经常在欧洲乘坐高速列车,现在我们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高速动车组,太自豪了!这是我多年的梦啊!」一路上,郑 德润兴奋不已。到站后,他还站在「和谐号」车头前,照了一张与动车组的合影,「我要拿回去,让外国人也看看!」 _
\l
HI K5{{:NR$ 国际铁路联盟定义,时速2百公里以 上就可以称为高速铁路。第6次大提速中,中国大陆有超过6千公里的既有铁路干线,实施了时速2百公里以上的提速。但,大陆铁路人并没有打出「高速铁路」的 旗号。「其实,不少人都建议喊出这一口号。」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回忆说,「我们没有同意,因为中国的高铁之梦不会就此停步!我们还有更远的梦!」 :<|Z.4}kJb NEMEY7De2 在时速2百公里动车组下线后,不少外国人认为,中国大陆至少要在这个平台上消化、停留10年。但高铁人等不了,旋即启动了时速3百至350公 里的动车组研制工作。2008年8月1日,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。几位外国高铁专家登上首趟北京驶往天津的高速列车。「诸位,列车运营时速将达到350公 里。」上车后,中方人员介绍道。「350公里?能行吗?」显然,他们对这个速度有怀疑。 HcA[QBh RK-x?ZYH' 车窗外,田野加速向后退去,车内显示屏上的速度数字元不断上升。当稳定在时速350公里时,几位专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。车到天津后,面对满桌佳肴,专家们心不在焉,仍沈浸在刚才的迷惑中。 B%fU' k52QaMKa~A 2008年2月,铁道部和科技部签署了《中国大陆高速列车自主创新联合行动计划》,共同研发运营时速380公里的新一代高速列车,最高运营速度将比德国、法国的高速列车快60公里,比日本新干线快80公里,节能环保和综合舒适性也高人一筹。 k{a)gFH
O iX{H,-C 「中国芯」、「中国脑」打造「中国名片」 bo1I&I |
|---|